“哈哈哈,只要孩子们想学,便是好事。这事我帮你办了,只管放心!”
“那我就代村里孩子谢谢沈老爷了!”顾清清说谢,站起来对着沈琳福了福身子。
姜晴雪今天和夫君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顾清清他们在沈府蹭了一顿中午饭,才和被沈管事亲自招待的赵东赶着车走了。
没回村子,去了清风书肆。
一来是送家里新做的纸,二来是关于后面她家纸每月将有几十刀出来,看看江老板吃不吃得下,要是吃不下,她好安排后续。
结果江老板却是告诉她,有多少他要多少。
这样一来顾清清倒是省心了。
随后在聊天中顾清清得知对方天天不是守着书肆就是在镇上来回溜达,干脆把村里要办学堂的事和他说了说。
“江老板遇见的趣事比较多,要是你没事就去我们村里走走,可以给孩子们讲讲一些你的所见所闻也算是给孩子们长见识。另外,你也知道我的手艺,只要你去,我定然给你做好吃的。你要是不想每天来回跑,村里要建学堂会多建几间房,你可以在我们村留宿。大黑你知道吧,你想吃什么野物都可以让大黑去给你抓。”
就这样,顾清清用美食引诱,又给村里的孩子找了一位半夫子,之所以说是半夫子,是他没有足够时间留在村里按部就班的教学,只能是有时间就去给孩子讲其他的东西。
顾清清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黎信把村长请了过来,和他说了说夫子已经解决的事。
既然夫子解决了就是要盖学堂,吴山现在都不用回村子,拿起随身带的锣走到村外的大路口哐哐哐敲了起来。
等村里人的大部分人都聚在温无言家的前院时,吴山把这事和大伙说了说,“这个属于募捐,大伙要是有心十文二十文不嫌少,多点也更好。在这里我首先表态,我家拿出二两银子,无言家那边也放出了话,会拿出二十两银子,而且夫子的事也是清清去解决的,你们随意。”
“村长,要我说还搞什么募捐,还是想以前一样,咱们全村都掏钱,虽然我们也不知道盖个学堂能有什么好处,但咱们村烧炭、烧石灰都是一起的,这个也要一起。”
主意被吴山否定了,“这次大伙随意,不强求。但盖房子这事全村都得出力。”
“那肯定的,我看谁不出力,咋以后他家小孩不想在学堂读书?”
“放心吧,村长。咱们虽然是大字不识,但咱们家里孩子认字啊!”
只是一个照面的时间,这事就谈拢了。
因为是为村里办学堂,地皮自然是用村里的空地。
选哪里?
让孩子学知识谁不盼着孩子能鲤鱼跃龙门?
他们村别的没有,在去温无言家的必经之路上可不就有一座货真价实的龙门?
既然孩子要读书,每天能在龙门下进进出出岂不是一件好寓意?
当天傍晚,一群人就选好了地。
地址就在赵东他们宅基地和牌坊中间的位置,穿过牌坊过去一点点的地方,同时,距离赵东他们家还是有二十几丈的距离。
之所以选在牌坊边上,就是为了让村里的孩子能日日见着牌坊,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趁着春耕没有开始,村里人立刻开始忙了起来。
顾清清除了时不时过去看一眼,她压根不管那边的事。
她反而在筹划另外一件事,就是造纸场地。
后面造纸和香皂只会越来越忙,不可能全部挤在她家后院,而且小草壮壮以及升熹都住后院,后院干活的人太多也不像样子。
所以,顾清清找来赵东,和他说了自己的打算,她想在自己家屋后在圈一个院子,在盖两间房子,搭一个棚子,砌一个调水浆的池子。
顾清清画了大致的图给他,牛头山村人最近忙,顾清清就给赵东钱让他找别的村人。
家里的一切都在按着她的计划发展。
时间一晃而过,温无言考院试这么重要的事情,顾清清没去。
怎么说呢,前年她初来乍到,也没有带孩子经验,一切都是凭感觉带着曾经的三花,现在的小暖暖来回跑,现在在想想她都有些后怕。
现在有了小温和,温无言考试的时候小温和才两个月出头,她不想带着温和跑去给他加油助威了。
一切让他自己花钱去县里的酒楼买好吃的带进去考场。
同年,温无言不负所望考中秀才,算是一步跨进仕途。
温无言继续求学,却是希望清清带着孩子跟在身边陪伴,顾清清却是舍不得家里的鸡鸭鹅,以及她慢慢成立的作坊。
用她的话说,他们的根基以及亲朋好友都在牛头山村,她喜欢牛头山村。
为此,温无言没少在她面前装可怜,至于最后谁能说服谁,那便是不可知的秘密。
《全书完》
————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不管顾清清跟不跟去读书,一切的美好
第857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